夏天腦中風比冬天更危險?醫曝「溫差+脫水」雙重危機
最近天氣熱到爆,急診室裡不只中暑病患變多,腦中風案例更是接二連三!像前陣子政治人物、企業家接連傳出腦出血意外,連淡水阿婆鐵蛋創辦人也因腦中風過世。到底為什麼大熱天反而容易腦中風?神經科醫師說關鍵在「溫差變化」和「水分流失」這兩大隱形殺手!
夏天腦中風兩大元凶:冷氣房溫差vs脫水危機
1. 冷氣開太強害血管罷工
很多人不知道,進出冷氣房5分鐘就能讓血管經歷「三溫暖」!林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解釋:
- 戶外高溫→血管擴張降體溫
- 突然進冷氣房→血管急速收縮
- 反覆進出→血管像橡皮筋彈性疲乏
- 血壓像雲霄飛車飆高驟降
這種忽冷忽熱的環境,最容易讓血管壁受損,特別是三高族群更要小心!
2. 流汗沒補水=血液變黏稠
夏天隨便走幾步就滿身汗,但你知道嗎?每流1公升汗,血液濃度就上升5%!如果沒及時補水:
- 血液變得像番茄醬一樣濃
- 血小板容易結塊形成血栓
- 血管阻塞風險暴增3倍
- 尤其長輩口渴感覺遲鈍更危險
中風前的小徵兆別當成中暑!
彰化基督教醫院林志明醫師提醒,「小中風」症狀常被忽略:
- 突然頭暈站不穩(像喝醉酒)
- 講話大舌頭或詞不達意
- 單側手腳麻麻的沒力氣
- 視野缺一角或視物模糊
這些症狀可能只出現5分鐘就消失,很多人以為是太累或熱到,結果錯過黃金治療期!
醫師認證7招防中風攻略
💧補水秘訣這樣做
- 定時鬧鐘喝水法:辦公室設定每小時提醒,每次喝200cc(約馬克杯半杯)
- 床頭放保溫杯:睡前/起床各喝1杯溫水,半夜醒來也要補
- 運動飲料稀釋喝:流汗多時用1:1比例兌水,補充電解質
❄冷氣使用禁忌
- 進門先吹電扇:從戶外回家別馬上開冷氣,先用電扇降溫10分鐘
- 風口朝上調27度:避免冷風直吹頭頸,溫度每調低1度多耗電6%
- 穿薄外套備用:進出冷氣房可穿防曬外套,減少溫差衝擊
🏃♂️日常防護重點
- 買菜改早市/黃昏市場:避開上午10點~下午3點紫外線最強時段
- 室內放濕毛巾降溫:在電扇前掛濕毛巾,自製冷氣效果
- 吃瓜類代替冰品:冬瓜/絲瓜/黃瓜含鉀助排鈉,比吃冰更消暑
高危險群注意!這些人要特別小心
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點名6類人最危險:
- 血壓超過140/90mmHg
- 糖化血色素>7%
- 總膽固醇>200mg/dL
- 有心房顫動病史
- 抽菸超過10年的老菸槍
- 體脂率超過30%的泡芙族
醫師特別提醒,夏天最怕感冒引發中風!因為發炎反應會讓血液變濃,最近腸病毒、登革熱流行,出入公共場所記得戴口罩、噴防蚊液。
急救口訣要牢記!FAST辨識法
如果發現家人有異狀,快用「FAST」口訣判斷:
- Face:臉部表情不對稱
- Arm:單側手臂無力下垂
- Speech:說話含糊不清
- Time:記下發作時間立即送醫
把握黃金3小時送醫,有機會用血栓溶解劑搶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