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睡覺會流口水?原來是脾胃在求救!
很多人以為只有小朋友才會流口水,但其實成年人睡覺流口水可能是脾虛的明顯警訊!中醫師表示,這就像身體的「漏水警報器」,反映脾胃功能失調。以下分三方面詳細解析:
脾虛流口水的關鍵原因
- 口水控制失靈:中醫說「脾主肌肉」,當脾氣虛弱時,連口腔肌肉都變得鬆弛,睡覺時自然hold不住口水
- 消化力變差:脾胃就像身體的廚師,虛弱時食物消化不完全,容易產生濕氣,這些「身體廢水」就會從嘴巴溢出
- 體質偏寒:愛喝冷飲、吃生食的人,脾胃就像被冰水澆熄的爐火,運作效率變差,夜間容易不自覺流口水
4種脾虛類型自我檢測
- 脾氣虛型
- 症狀:吃一點就脹氣、整天懶洋洋、講話有氣無力
- 食療:蓮子排骨湯加黃耆,每週喝3次
- 脾陽虛型
- 症狀:手腳冰冷、大便軟爛、眼袋浮腫
- 食療:每天早上喝薑片紅棗茶
- 中氣下陷型
- 症狀:內臟下垂、容易頭暈、呼吸短促
- 食療:黨參燉雞湯搭配飯後平躺10分鐘
- 脾不統血型
- 症狀:經血過多、容易瘀青、臉色蒼白
- 食療:黑木耳露加紅糖,經期後連續喝7天
超強補脾食材清單
食材 | 吃法 | 最佳時機 | 小技巧 |
---|---|---|---|
地瓜 | 蒸熟連皮吃 | 早餐 | 搭配核桃更助吸收 |
大棗 | 去核泡熱水 | 下午茶 | 加枸杞增強效果 |
山藥 | 煮粥或打汁 | 晚餐 | 加點蜂蜜更順口 |
蓮子 | 燉甜湯 | 睡前2小時 | 保留蓮子芯效果加倍 |
芡實 | 煮四神湯 | 午餐 | 搭配茯苓祛濕更好 |
日常保養3要訣
- 飲食定時定量:早餐9點前吃完,晚餐七分飽,避免宵夜
- 腹部按摩法:每天睡前用掌心順時針揉肚臍周圍50圈
- 情緒管理:壓力大時按壓「足三里穴」,位於膝蓋下四指處
醫師特別提醒:如果連續兩週調理未改善,可能是牙周病或鼻過敏導致,建議到醫院做詳細檢查。想要真正擺脫睡覺流口水,必須從改善生活習慣與體質調理雙管齊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