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搞懂C型肝炎!傳染途徑、身體警訊與日常防護全解析

C型肝炎會悄悄找上門?這些日常行為最危險!

▌病毒傳染途徑比你想的更常見

C型肝炎病毒(HCV)專門攻擊肝臟,傳染力僅次於B型肝炎。最可怕的是超過7成患者會從急性肝炎轉成慢性,嚴重可能變肝硬化甚至肝癌。

5大傳染管道要注意:

  1. 輸血感染:特別是1992年前輸過血的人要小心,那時血液篩檢還不完善
  2. 針具共用:不只毒品注射,包括紋身、穿耳洞的器械消毒不徹底也危險
  3. 個人用品共用:刮鬍刀、指甲剪這些會見血的東西,只要沾到病毒就可能中標
  4. 母嬰垂直感染:生產過程或哺乳時有機會傳染,但機率比B型肝炎低很多
  5. 不安全性行為:多個性伴侶或沒戴套,黏膜破損時風險更高

▌這些人是高危險群!快自我檢查

  • 洗腎超過3個月的人
  • 常需要打針治療的慢性病患者
  • 醫護人員(被針扎到的職業風險)
  • 曾經刺青或做過民俗療法(如放血)的人
  • 家族有肝病病史者要特別留意

▌身體發出這些警訊要注意!

80%感染者初期沒感覺!等到出現這些症狀時,肝臟可能已受傷:

  • 整天莫名疲勞,睡飽還是累
  • 右邊肋骨下方悶痛(肝臟位置)
  • 看到油膩食物就反胃
  • 小便顏色變深像茶色
  • 皮膚莫名發癢找不到原因

曾有案例是健檢發現肝指數異常,追查才知感染超過5年!建議高風險族群每年做HCV抗體篩檢

▌最新診斷方式大公開

  1. 抗體快篩:15分鐘就知道是否感染過,但無法判斷是現在感染還是曾經感染
  2. 病毒量檢測(HCV RNA):確認病毒是否還在體內複製
  3. 肝功能檢查:ALT、AST指數超過標準值2倍要警惕
  4. 肝纖維化掃描:不用切片就能檢查肝硬化程度

▌日常防護7大招

  1. 避免共用會接觸體液的物品,連掏耳朵的棒子都最好自己專用
  2. 處理家人傷口時戴雙層手套,沾到血漬要先用漂白水消毒
  3. 看牙醫時確認器械是密封包裝拆封
  4. 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,尤其月經期間要更小心
  5. 做美甲、修腳皮自備工具組,避免交叉感染
  6. 醫護人員接觸針具後24小時內通報扎傷
  7. 有傷口時用防水OK蹦包好,別讓病毒有機可乘

▌治療新突破!口服藥治癒率超9成

過去干擾素治療副作用大,現在全口服新藥療程只要8-12週,健保已有條件給付。關鍵是早期發現,肝臟還沒纖維化前治療效果最好!

記得定期做肝臟檢查,別讓C肝病毒偷偷毀了你的「人體化工廠」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