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患者瘦不得!體重流失=腫瘤養分?
最近在癌症病友圈瘋傳的「養生飲食法」,可能正在悄悄摧毀你的抗癌本錢!日本腫瘤權威近藤誠醫師提出驚人觀點:「過度控制飲食造成的體重流失,等於親手幫癌細胞開路」。
體重數字背後的細胞戰爭
很多癌友以為吃素、喝精力湯就能「餓死癌細胞」,結果反而把自己餓到皮包骨。這時身體會發生這些變化:
- 肌肉組織崩解:當體重下降超過5%,首先消耗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,而肌肉正是儲存抗癌營養的倉庫
- 細胞防線瓦解:健康細胞間的結合強度會隨營養不足減弱,就像鬆垮的磚牆,讓癌細胞更容易「穿透擴散」
- 代謝機能失調:過瘦會導致肝臟解毒功能下降,化療藥物耐受度跟著降低
破解「抗癌飲食」3大迷思
迷思1:吃素最健康?
錯! 癌症患者每日需要比常人多20%蛋白質。植物性蛋白吸收率僅動物性蛋白的60%,建議豆魚蛋肉類都要均衡攝取。
迷思2:吃補品就能增重?
錯! 市售高蛋白粉含大量添加物,反而加重代謝負擔。應該優先從天然食材補充熱量,例如:
- 蒸蛋加起司
- 地瓜拌堅果醬
- 香蕉牛奶燕麥飲
迷思3:胃口差就不用吃?
錯! 即使吃不下正餐,也要把握「3小時進食原則」,少量多次補充營養密度高的食物。
醫師公開「抗癌體質」養成表
體重狀態 | 癌細胞活躍度 | 每日熱量需求 |
---|---|---|
BMI>22 | ★★☆☆☆ | 35大卡/kg |
BMI18-22 | ★★★☆☆ | 40大卡/kg |
BMI<18 | ★★★★★ | 45大卡/kg+營養品 |
關鍵提醒: 治療期間每週應測量2次體重,波動幅度控制在±1%內最理想。如果出現以下狀況,請立即聯絡營養師:
- 一週內體重減輕2%
- 持續3天食量少於平常50%
- 吞嚥時有疼痛感
近藤誠醫師強調:「抗癌不是比誰吃得更養生,而是要比誰吃得更聰明。」與其盲目跟風極端飲食法,不如定期做營養血液檢測,精準補充缺乏的營養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