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膝蓋痛要看哪科?3種關節炎症狀全解析!阿公阿嬤必看保膝指南

膝蓋卡卡痛到睡不著?先搞懂你是哪種關節炎!

最近天氣變冷,王阿姨的膝蓋又開始「氣象預報」了!早上起床時膝蓋僵硬到要扶著牆才能走路,這種情況到底該看骨科還是復健科?其實膝蓋痛沒那麼簡單,我們特別整理三大常見關節炎比對表,幫你快速找到痛因!

🩺膝蓋痛自我檢測法

先做個小測試:用手指按壓膝蓋周圍一圈
按到特定點會痛 → 可能是肌腱/韌帶受傷
整顆膝蓋悶痛 → 關節炎機率高
紅腫摸起來熱熱的 → 急性發炎要快就醫


台灣人最常遇到的3種關節炎

🦴第一號殺手:退化性關節炎(阿公阿嬤膝蓋痛的元凶)

📊常見程度

  • 50歲以上每2人就有1人中獎
  • 更年期後女性風險飆升3倍

💥發作特徵

  • 早上起床膝蓋「卡卡」要暖機
  • 爬樓梯比下樓梯更痛
  • 久坐站起瞬間痛到皺眉
  • 晚期會變O型腿

🏥就醫指南

  • 初診建議掛骨科或復健科
  • 自費玻尿酸注射要打滿3針才有效
  • 換人工關節要等軟骨磨光才能做

🧑⚕️復健小技巧

  • 坐著抬腿時在腳踝綁沙包
  • 每天泡溫水到膝蓋高度15分鐘
  • 買菜改用有靠背的買菜車

🌡️第二號麻煩:類風溼性關節炎(免疫系統叛變)

📊常見程度

  • 全台約10萬人受害
  • 女生得病率是男生3倍

💥發作特徵

  • 手指關節對稱性腫痛
  • 半夜痛到醒過來
  • 膝蓋積水像麵龜
  • 長期不治會關節變形

🏥就醫重點

  • 一定要掛免疫風濕科
  • 發病第一年是黃金治療期
  • 需定期抽血監控發炎指數

🥦飲食提醒

  • 少吃茄科植物(番茄/馬鈴薯)
  • 鯖魚秋刀魚富含Omega-3可多吃
  • 絕對要戒菸!會加重病情

🍖第三號地雷:痛風性關節炎(吃太好惹的禍)

📊常見程度

  • 男生發作率是女生3倍
  • 30歲後發病率直線上升

💥發作特徵

  • 大腳趾突然腫成麵龜
  • 膝蓋積水會反光
  • 痛到連棉被碰到都哀嚎
  • 關節液抽出來有尿酸結晶

🏥就醫須知

  • 急性期可掛骨科或家醫科
  • 秋水仙素不能長期吃
  • 要追蹤腎功能指數

🚫飲食黑名單

  • 火鍋湯底(普林炸彈)
  • 內臟類(肝連/腰子)
  • 啤酒+海鮮=痛風套餐

📋三大關節炎快速比對表

項目 退化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
好發族群 50歲以上女性 30-50歲女性 中年男性
痛感特色 久坐起身瞬間痛 半夜痛醒 突然劇痛
腫脹部位 整顆膝蓋 對稱性關節 單側大關節
治療關鍵 補充軟骨成分 控制免疫系統 降低尿酸值
復健運動 直抬腿訓練 關節活動度訓練 避免劇烈運動

👨⚕️醫師叮嚀重點

  1. 膝蓋熱痛時先冰敷,慢性痠痛再熱敷
  2. 體重每減1公斤,膝蓋負擔少4公斤
  3. 補鈣要配維生素D,曬太陽比吃保健品有用
  4. 爬山要帶登山杖,下坡用「倒著走」減壓

如果膝蓋痛超過兩週沒改善,特別是出現「夜間痛醒」「突然腫大」「發燒無力」這些危險訊號,別再拖了!快找專業醫師幫你找出痛因~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