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顆爛牙差點要命!失智長輩的驚險就醫記
「阿公整個左臉腫得像麵龜,連呼吸都喘不過氣!」臺中醫院牙科主任林佳詠回憶起這個特殊病例仍心有餘悸。78歲的梁阿公本身有高血壓和洗腎問題,加上重度失智症經常出現攻擊行為,平常連基本刷牙都難以配合…
從牙痛到致命感染的全過程
疫情成隱形殺手
- 2020年:養護機構發現阿公左下牙齦反覆腫脹,但只能做簡單止痛處理
- 2021年:疫情爆發後中斷回診,照護員發現阿公進食困難卻無法強制就醫
- 2022年:送醫時左臉已嚴重變形,X光片顯示3顆智齒完全腐爛穿骨
警告:「這種埋伏型智齒就像定時炸彈,尤其對無法表達疼痛的長輩更危險!」
搶命72小時醫療團隊大作戰
跨科別聯手救治
- 急診第一關:家醫科發現血氧濃度僅92%,立即插管維持呼吸
- 麻醉高風險:腎功能衰竭患者需精算麻醉藥劑量
- 精神科介入:術前使用鎮靜劑控制攻擊行為
- 關鍵手術:耗時4小時清除腐骨與3顆爛牙根
術後驚人發現:感染菌株已對普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,需使用最後一線藥物!
醫師曝3大保命守則
這些族群要特別注意
- 臥床患者:每週至少2次口腔檢查
- 失智長輩:改用兒童軟毛牙刷降低抗拒
- 身心障礙者:定期到府牙醫服務查詢
救命三招要記牢
- 「三看原則」:看臉腫、看食量、看體溫
- 「二摸檢測」:摸頸部淋巴結、摸牙齦軟硬度
- 「一聞警訊」:注意口腔是否散發腐敗味
疫情期間更要當心!醫提關鍵觀念
林主任特別強調:「很多人怕染疫不敢就醫,結果讓牙齒問題惡化成全身感染。」最近就遇過:
- 40歲上班族牙齦膿包拖成敗血症
- 糖尿病患蛀牙引發深頸部感染
- 孕婦智齒發炎導致早產風險
重要提醒:牙科診所都有完善防疫措施,千萬不要因疫情延誤治療!
居家照護實用技巧
給照顧者的貼心建議
- 自製「冰鎮紗布棒」清潔後牙區
- 用無酒精漱口水浸泡棉棒輔助清潔
- 定期檢查假牙是否藏污納垢
- 發現牙齦泛白或紫斑立即通報
最後醫師呼籲:「口腔健康是全身防疫的第一關,就算疫情再緊張,該處理的牙齒問題千萬不能拖!」